煙供簡介

煙供藏文為「桑索」。「桑」是清淨的意思,「索」是祭祀與呈獻,是供養如土地神等世間神祇。凡有藏人與藏傳佛法所傳播處皆有煙供,這是不分教派普遍皆有的修法。

煙供的歷史相當悠遠,煙供已然是藏人生活的一部分,凡有藏人所在處,可看見煙供台林立,是藏人一種異於其他民族的特色。

煙供的本質在於迎請祭祀神靈與淨化環境的晦氣。在古代,人們透過煙供來祈願長壽、權勢、運氣的增長,進而排除人與非人的障礙,以滿足此生的種種願望。

佛法傳入後,所祈求的願望也有所改變,不再只重視個人此生的利益,而是更關注於遣除修持佛法時的障礙與長遠的目標。

西藏原始煙供

在古代西藏苯教的煙供有以血肉祭祀妖魔的傳統,當時,那些樂於祭祀黑品惡神的信徒,常在神像面前宰殺山羊、綿羊與雞隻等,並打破生雞蛋來作為供養,並且用這些雞羊的血肉新獻混合香粉一起焚燒。在佛教傳入後,使苯教式微,供養妖魔的傳統也漸漸削弱,但某些地方還保有如此的傳統。

後來,符合佛教見地的祭祀神祇儀軌,不斷的持續發展流傳。現今,此祭祀的傳統在各教派裡基本上是一樣的。徐千·取尊·仁千(1697-1774)對於煙供是如此定義的 : 「能淨化者。一種香供養儀軌。具有淨化罪惡障礙與賜與祥瑞的能力。」

佛教中煙供的來源

依據《金光明經》所述:「當時有四個國王,在各自的房子上焚香來迎請供養此經典,因此經典的加持而令煙形成如藤蔓一般的傘蓋。」佛如是說:「以安息香、旃檀、冰片、黑沉香及赤沉香等,一邊焚燒供養,一邊諷誦咒語,以此來迎請多聞天王之子。」

《賢愚經》中記載:「瑪嘎達薩摩在邊地名為甘蔗林立的地方,在她房子頂上生起許多煙,這些煙如供雲一般。佛當時住於舍衛城,在佛住所前方能見到此煙雲。」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頌·花鬘》中說:「為了將佛像迎請在村落中,要以香水灑淨此地,於十字路口佈置各種雜色花卉,以火燒旃檀沉香甘蔗來供養。」

恰美仁波切(1609-1678)所寫的《煙供特色論》中記載:

嗟!

桑煙始自何處來?往昔過去賢劫時,

如來釋迦摩尼自,種種轉輪世界中,

身為正法自在王,當時以煙做供養,

善逝無量光明等,諸佛菩薩眷屬具,

七日之中淨煙供,遍滿瞻洲無有餘。

煙供已至何處來?初期釋尊教法中,

聖主聖者龍樹尊,金剛座與那爛陀,

建立一百經堂時,為供地神與龍妖,

書略瞻洲煙供時,於金剛座樹台前,

以石任運成寺院。煙供已至何處來?

中期釋尊教法中,赤松德贊國王尊,

興建桑耶寺時期,因未溝通龍王怒,

藏神羅剎為戰聚,寺院早建夜晚毀,

土石歸其原來處,想必雷雹併倏現,

爾時上師蓮花尊,書具息禮淨儀軌,

任運一千六百寺,藏地平安法弘揚。

煙供已至何處來?後期釋尊教法中,

壤炯多傑菩薩尊,索地河上蓋橋時,

多傑佳波居士等,降伏藏地九神鬼,

做詳細瞻洲煙供,矗立橋與法增盛。

過去如此之所做,現今我與功德主,

供養神與護法為,吉祥如意任運成,

種種煙供所用樹,燒香粉諸新獻食,

桑煙如雲廣遍佈。」

以上所述是佛經中所記載的煙供來源。過去劫中,導師釋迦摩尼佛為正法自在王時,以煙供供養佛菩薩;此劫釋迦摩尼佛教法住世期間中,往昔於印度,龍樹菩薩運用煙供來斷除鬼神的障礙;後來至西藏時,藏王赤松德贊、印度那爛陀寂護大師和蓮花生大師三人聚會一處,建立了西藏第一寺桑耶寺,當時也使用煙供來驅使地神等成為助伴,當時蓮師保留了原始的儀式,但將其內涵轉化為佛法,在如此的背景下寫了"酬神香火"。

後來噶瑪巴壤炯多傑(1284-1339)為了祭祀世間龍神等眾而寫了《瞻洲煙供》,至此,符合佛法概念的煙供傳播到西藏各地,後來不分教派的瑜伽行者所寫的煙供儀軌可分成兩種:一是對世間神、地神和護法等的共同煙供;另一是個別祈請的煙供。

近代的煙供儀軌則幾乎都以無上瑜伽部的方式,自生為蓮師或觀音等本尊來迎請各種賓客,供讚酬補以祈福。

煙供的賓客

近代大部分的儀軌中,煙供迎請賓客主要可以分為四種:

(一)承事三寶賓:上師、本尊、佛、菩薩、聲聞和緣覺聖者。

(二)怙主功德賓:空行、勇父和護法。

(三)六道悲心賓:六道有情眾。

(四)魔障冤債賓:鬼魔冤親債主。

供養第一種賓客,可累積大的福德資糧,並承蒙聖眾的大悲救度。

供養第二種賓客,可令所願成就並且斷除障礙。

佈施第三種賓客,可透由利他而轉變為大乘佛法。

佈施第四種賓客,可消除仇恨,償還業債。

依據格魯派上師:土官.羅桑曲吉尼瑪(1737-1802)所寫的煙供介紹書中說:「魔障冤債追求仇恨者,食香暨與非人部多眾。總略適供等諸賓客,具此一切請皆來此地。」根據煙供儀軌中,煙供賓客亦可以分為以上四種。

煙供種類

桑煙供有許多種,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四大類:

(一)地神煙供

(二)龍煙供

(三)清淨煙供

(四)清除穢氣煙供

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方法,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種類,例如山煙供、地區煙供、淨灶煙供、道路煙供、屋頂煙供等等。

地神煙供:在西藏相當流行,常在寺院後山或是名山等地蓋有煨桑台,當地人會於特別的日子在那裡做煙供。在寺院或是村落裡,也常蓋有煨桑台。

淨灶煙供:在前往客人家或是追趕人時,因為路途遙遠,須在途中以三顆石頭來起火煮茶或煮食,結束時,會以煙供粉或是糌粑粉灑在火上,並念誦儀軌等以祈求路上平安順利。灶如果不乾淨的話,灶神與家神會受傷,所以要時常清潔與做淨灶煙供等等。

道路煙供:舉凡迎請重要人士與身語意所依來臨時,會在路邊或房屋頂樓蓋煨桑台來做煙供。

屋頂煙供:則是在屋頂蓋起煨桑台,於特殊日子或是謀事之前修持煙供,若家人會修誦儀軌則自行修持,若是家人不會,則迎請法師修持。屋頂煙供主要用以增勝運氣。

煙供供品

供品平常主要有各種珍寶、五色布、米、青稞、麥子等各種糧食;柯子、毛詞子、沈香、庵摩羅果等各種藥材;松樹、柏樹、野蒿、杜鵑花、栴檀香等各種植物;青稞粉、麵粉等各種粉末。

更有三白三甜、及生長於淨地而無毒的草木,且遠離肉、酒、洋蔥、蒜頭的污染,以及無人跨過。毒樹、無香味的樹和有刺的樹等是不能作為煙供材料的。

準備供品時,最重要的是保持清淨無染,因為教證無上者噶瑪洽美說:「尚未結束煙供之前,若喝酒吃肉等等,將令世間神祇昏迷,所以不可如此。曾殺親人或造大惡業之人、或是寡婦等人所摸過的供品,或被吝嗇所污染、或不淨、有刺毒樹應當遮止。如果不懂儀軌內容,其過患相當嚴重,因為世間神祇具有強烈的嫉妒,龍、土地神、妖等具有視毒或氣毒等等,所以瞭解儀軌以及正確觀想的如法修持是非常重要的。

又說:「有一天,於我的定中,見到很多土地神前來,祂們高聲悲啼而後昏迷,有些則生病、有些眼盲、有些滿身膿血與黃水,這些土地神痛苦呼叫。詢問原因後,乃因有些敗誓咒師勾招祂們作為煙供賓客,有個殺過親戚之人所取得的供品樹、人狗吃剩的牛奶與酸奶之殘羹和女人曾碰密處卻無清潔後而觸碰的酥油,因為這些緣故,以致祂們如此。

土官.羅桑曲吉尼瑪(1737-1802):「最近,煙供相當流行,但很多人不注意供品,只按照某些地方的習俗,認為砍取某些樹來燒以及取些許粉末加入,這樣便已足夠。事實上,煙供是要讓高低各種賓客滿足,藉此來達成願望,但這是不容易成辦的,別如此草率地做,供品一定要重視,只使用品質好的供品。」以上,是對供品的要求與其潔淨的重要性。

煙供的理由與優點

供養對境有三寶與神祇等等,祂們若沾染到敗壞誓言等的晦氣,會導致我們精神迷糊與瘋狂,產生各種疾病與鬼魔之障礙,如此的障礙可以透過煙供來消除清淨,達到長壽無病,進而增長福德,這是暫時的優點。

究竟的優點是,於煙供經典中記載:「於圓成如來藏中,遍計所執晦氣淨,輪迴涅槃大樂中,能所二取晦氣淨。」

在顯乘中所解釋的本質如來藏中,煙供能清淨三輪念頭之障蔽,或是在金剛乘中所解釋的心之本性明空大樂中,清淨能所二取之障蔽。

總的來說,生起瑜珈士的修證功德之方式即是如此。

為何會有如此的優點呢?章嘉若畢多傑(1717-1786)之著作 《煙供儀軌如意權勢勝利》中提及:「諸種色聞香味能,淨化四百二四病,火焰如熔金盤旋,消除昏迷與晦暗,無死煙雲所成道,救離三種痛苦熱。」

米龐仁波切(1846-1912)說:「此能恢復衰敗運,無盡吉兆與徵兆,美譽寶幢寰宇頂,能成二成就如來。」

此外,煙供能淨除違犯上師與本尊之身語意的惡作,以及各種不淨晦氣所沾染的過患。使怙主護法與救渡神歡喜而成為我們的助伴,能消除官司、紛爭、搶奪者、偷竊者、饑荒、損傷、冰雹、乾旱等等,能使情器世間吉祥,所求善妙匯集不斷。

結論

煙供儀式不是如眼中所見的如此簡單,而是具有非常可靠與明確的歷史佐證。不僅有清晰的歷史背景與可靠的經典出處,更是由許多具證量的瑜伽士所流傳下來。

儀軌內容裡除了上供與下施,更具備償還孽債、消除晦氣和祈求神祇使情器世間增廣吉祥之作用。總的來說,煙供是一種能任運成辦暫時與究竟的祥瑞之法。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