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佛簡介


  在《大寶積經》中有一部經,名為《薄伽梵不動如來莊嚴淨土經》。在靈鷲山,舍利弗向世尊薄伽梵請教:「過去諸佛是依靠怎樣的發心、行為、精進、鎧甲(忍辱)和功德,而得以真正趣入圓滿菩提呢?」佛陀答問而宣說了這部經。

不動佛的因地故事

 從前,不動佛在因地時,在大目如來前初發菩提心,著堅固的忍辱鎧甲,對一切眾生心恆常不動搖,因此得到「不動比丘」的名號。

  大目如來云:「咦呀!(驚嘆聲)這位比丘!那些菩薩從初發菩提心時就穿上大鎧甲,對一切眾生心不動搖且恆常不動搖,實在是極其稀有啊!咦呀!這位比丘將被稱為『不動』,善哉!」

  大目如來也親口授記:「在修行菩提行的一切時期,以及最終獲得無上菩提時,都將具備這個名號。」並加持道:「從此處向東方,越過千億佛剎,有一世界名為『現喜』,他將在那裡成佛,名為『不動如來』。」

  我們應當按照《薄伽梵不動如來莊嚴淨土經》中所宣說的,和一切遍知貝瑪嘎波所著《引至現喜剎土願文》中所收集的資料,來瞭解東方現喜淨土和不動佛的不可思議功德。

往生現喜剎土因

  往生此佛土的因有無數個,例如,憶念不動如來的名號並禮拜、讚歎功德、持其法門、將一切善根迴向往生不動佛現喜剎土等等,歸納總結為以下三要點:

1. 憶念修——心中憶念不動如來及其剎土的莊嚴相好。

2. 善業修——專為往生而積累各種善業功德。

3. 迴向修——將所修善業功德迴向往生現喜淨土。

  往生不動佛現喜剎土有多種方便法門,但最核心和完整的修行是將這三要點結合,​​​​​​​​​​​​​​​​具足這三點就能往生不動佛現喜剎土。

如何迴向

1、臨終見佛信心:以此善根,願我臨命終時,親見不動如來並產生信心!死後立即往生勝者不動如來的佛土——現喜世界!

2、死後往生學習:往生後,立即學習不動如來的行持,為了一切眾生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3、成佛後等同:如不動如來一樣具足壽命、佛土莊嚴、事業等功德,並能迅速令一切眾生證得如此果位!

  以強烈的意願念誦三遍並心中憶持,行此三法必定往生不動如來佛土。

佛土景象

  在菩提樹奇妙功德的中央,象王座上的蓮花座,不動如來被無數大小乘僧眾圍繞,正在說法。

以上關於不動佛的觀點和修持要點均摘錄自佛經中。

咒語功德

  沒有一部單純宣說修持不動佛的續,但在《聖除一切業障續》裡有提到不動如來陀羅尼的功德。

頂禮佛陀怙主不動如來!

咒語

ན་མོ་རཏྣ་ཏྲ་ཡཱ་ཡ། ཨོཾ་ཀཾ་ཀ་ནི་ཀཾ་ཀ་ནི། རོ་ཙ་ནི་རོ་ཙ་ནི། ཏྲོ་ཊ་ནི་ཏྲོ་ཊ་ནི། ཏྲཱ་ས་ནི་ཏྲཱ་ས་ནི། པྲ་ཏི་ཧ་ན་པྲ་ཏི་ཧ་ན། སརྦ་ཀརྨ་པ་རཾ་པ་རཱ་ཎི་མེ་སརྦ་ས་ཏྭཱ་ནཱཉྩ་སྭཱ་ཧཱ།

1、不動如來會親自降臨並對念誦持咒者說:「善男子!到我這裡來吧!」

2、三時(早、中、晚)念誦此陀羅尼咒:

能清淨五無間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說明不動如來陀羅尼咒具有極其殊勝的淨化業障功德。​​​​​​​​​​​​​​​​

3、念誦一遍的功德:

消除惡兆、去除惡夢、化解不祥。

4、佩戴持誦的功德:

身上佩戴或頸項懸掛,可防止非時死。

5、臨終加持的功德:

若以慈悲心,無論對野獸、飛鳥、人類、非人等任何眾生,在其臨終時於耳邊念誦此咒,它們都不會墮入惡道;

6、臨終見咒文的功德:

即使是造五無間罪、謗法、毀謗聖者的人,若在臨終時見到牆上的陀羅尼咒,其一切業障都會清淨。

7、為亡者念誦的功德:

稱呼亡者的名字,以慈悲心為其念誦此咒一百遍、一千遍或一萬遍,即使已投生地獄,也會立即得到解脫。

8、超度亡者:

對土、芝麻、大麥或任何水念誦此咒後,撒在死者身上或為其淨身然後火化,或者安置於佛塔內並書寫此陀羅尼咒貼在頭部。即使已投生惡道,也必定在七天內得到解脫,投生善趣天界,或依其願力投生。這展現了不動如來陀羅尼咒超度亡靈的強大威力。​​​​​​​​​​​​​​​​

9、為特定眾生念誦的要點:

陀羅尼最後的"སརྦ་ས་ཏྭཱ",必須加上那位眾生的名字。 ​​​​​​​​​​​​​​​​

不動如來陀羅尼不僅能自利(消災、護身),更能利他(救度眾生),體現了大乘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

關於不動佛的儀軌

  竹巴噶舉創始者臧巴甲惹的密意本尊有九種成就法,其中包含五種秘密竅訣法和四種臨時所需之法,不動佛儀軌則屬於後者,專用於淨化惡趣業障法。

​​​​​​​​​​​​​​​​關於不動佛修法的傳承

  一般而言,在印度有很多種不動佛的修法。從印度班智達傑大惹和阿底峽尊者兩位傳承下來的法門中,主要以不動佛為主尊,周圍由八位吉祥天女圍繞的九尊修法,以及在此基礎上加上四位護門天女的十三尊不動佛修法。竹巴噶舉主要即是依據阿底峽尊者密意所傳的十三尊不動佛修法體系而修持。

  這部名為《不動薄伽梵之陀羅尼儀軌——解脫鐵鉤》是由全知大師白蓮花(貝瑪嘎波)所著。在噶舉派自宗傳統中,無論是超度亡者還是為生者淨障積資,都視此法為無比重要的核心修法,因此有專門閉關修持此法的傳統。

事部密續對清淨性的要求

  不動佛儀軌屬於事部密續,因此需要進行清淨,這包括三種洗淨和三種更衣兩個方面。

三種洗淨:

1. 外洗淨 - 五肢洗淨法(清潔身體的五個部位)。

2. 內洗淨 - 淨化自己心續中的一切根本墮罪和支分墮罪。

3. 密洗淨 - 遠離一切執取相狀的分別念。

三種更衣:

1. 外衣——穿著潔淨無染的清淨衣服。

2. 內衣——指守護自己的戒律誓言。

3. 密衣——指觀修本尊。

  在修持不動佛法門時,修行者需要從外在的身體清潔、內在的持戒清淨,到最深層的心性觀修三個層次進行全面的淨化準備,強調事部密續對清淨性的嚴格要求​​​​​​​​​​​​​​​​。

----------------------------------------

  不動佛儀軌是從金剛手菩薩傳下,至竹巴噶舉教派創始者臧巴甲惹。

  迎請不動佛的教授引導傳承後,不需觀想回歸本處,只在心無所執、無所緣的狀態中安住即可。

  無論修持哪一種本尊的近修成就法,在儀軌前段,通常會講述兩種積聚資糧的方法:一是依靠清淨對境積聚資糧,二是依靠不清淨對境積聚資糧。第一種包括:迎請、頂禮、供養、以及通過七支供等來積聚資糧。

生起次第有:五現覺生次、四金剛生次、三軌生次,剎那頓生。

​​​​​​​​​​​​​​​​  首先迎請資糧田,這是依靠清淨對境來積聚資糧。

  此刻,我們不是凡夫相,而是觀想自己剎那間成為薄伽梵不動佛。在心間蓮花月輪壇城上,觀想一個藍色『吽』字清晰顯現。從『吽』字放射光芒,淨除身體的障礙,以及所有疾病、魔障、罪障、墮罪等無餘清淨。

  所謂『上師安住於上方之』是指:在自觀不動佛的頭頂,觀想自己的根本上師以不動佛的本性安住,被所有傳承上師圍繞。在其下方,於前方虛空中觀想主尊不動佛壇城,其中有主尊不動佛及眷屬八吉祥天女和四門天女,共十三尊。

  對於這些迎請來的不動佛壇城頂禮、供養。從自己的心中化現出供養天女們,她們手持供水、鮮花、薰香等供品,遍滿虛空界,以此信心供養。同樣地,三白三甜(白色三寶:牛奶、酸奶、酥油;三甜:糖、蜂蜜、冰糖)、世間一切樹木果實等各種美食供養,以及各種樂器,其上還有八吉祥、七政寶等,以無量信心將這些供品遍滿虛空界而作供養,應當以這樣的信心來供養。

  七支供:在所有顯密教法中都說七支供,這是所有積聚資糧方法中最殊勝的。

  在此之後,通過七支供的方式受皈依發心。一般的七支供和這裡所說的稍有不同,這是在《金剛頂續》等一些續部中所說的七支供。

  首先向迎請而來的資糧田頂禮、供養,接著修持七支供,在自相續中皈依三寶發心,然後念誦『班雜牟』,資糧田眾返回本處。

  依靠四無量心,緣念一切不清淨的眾生積聚資糧。

  因原始清淨的一切法自性清淨,以此將自己安住於覺空大手印的境界中而生起我慢。

  自性清淨可以理解為法無我,相清淨可以理解為人無我。這裡的二無我是指能取和所取二者,二者皆空故為覺空大手印。

  從這裡開始「自生本尊」。關於事續中有沒有自生本尊,有不同的觀點:其一,文殊怙主薩迦班智達認為事續沒有自生本尊;其二,我們自宗將事續分為一般和殊勝兩種,因此屬於殊勝事續,所以有自生本尊,一般事續則沒有自生本尊,阿里仁波切和德頌仁波切是這樣說的。

  從此講述事續中的五種天尊,分別是: 1. 菩提心天尊 2. 文字天尊 3. 色相天尊 4. 音聲天尊 5. 手印天尊。

  「空性光彩」:空性並非僅是空無,而是在覺性智慧的層面上所證得的實義。

  觀修金剛護輪。形狀是十字金剛,材質也是金剛,完全都是金剛,這樣來觀修。

  觀修པཾ字為綠色,ཨ字為白色,在其上方觀修ཧཱུྃ字為藍色。

  這是教授光芒放射收攝的觀修要點。བྷྲུཾ、པཾ、ཧཱུཾ這些是事續六本尊中的文字本尊。

四字心咒的含義:

• ཛཿ - 從各自住處迎請

• ཧཱུྃ - 住於其上

• བཾ - 如水入水般融合

• ཧོཿ - 成為無二無別

  這個咒語是音聲天尊,在此基礎上還要結手印,所以手印就是手印天尊。

  如同在空曠的天空中雷聲響起一般,從空性界中咒語的聲音清晰地響起,這就是音聲天尊。

  結金剛誓言手印,這就是手印本尊。不動佛屬於金剛部。

  將自己觀為不動佛,具足報身佛的十三種莊嚴,如同天空中的彩虹一般,顯現而無自性。無垢月輪為座墊,又以無垢月輪為背光。

  在心間觀想的不動佛與之前所自觀的不動佛一模一樣,五方佛的剩餘四尊安坐在四方。心間的不動佛心中有一個豆子大小的吽字,不動佛為四指高,

​​​​​​​​​​​​​​​​  在自己的心間觀修一座藍色光帳(光環、光圈)。在其中央觀想蓮花,蓮花上有月輪,月輪上面觀想一個以ཧཱུྃ字為標誌的藍色金剛杵,其轉化為一尊與之前觀修相同外相的不動佛。

  這樣就遣除了外內的障礙。一般來說,所有世間神祇和俱生神靈,都會成為一同前來的魔障,這是由於前世積累的惡業,是需要遣除的。特別是在這裡,是分別念造成障礙,所以遣除分別念的障礙就稱為遣除外內障礙。

  八瓣蓮花在越量宮下方,花瓣超出越量宮,吽字放光芒,光芒碰觸八花瓣後分別生出八天女,這些天女依序持八吉祥,故稱為吉祥天女。